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29节 (第1/3页)
“故意穿得这么素,还是如此奢侈。” 明显有人在刻意引导言论,让大家的关注点朝着发布会的铺张奢靡转移。 网络上的风向正在被蓄意操控,而发布会也正式开始。 发布会的主持人是丁畅,平时能言善辩的他今天只说了几句很简洁的开场白,便把话筒交给了秦砚。 如果单独让丁畅开个发布会,他也能把这次的舆论危机遮掩过去,让秦砚出马明显更加郑重。 “其实这一次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个会议,说是新闻发布会也不算,庆功会更是沾不上边,只不过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以下《生于淤泥》创作的背后故事。” 秦砚没有急着切入正题,而是慢慢讲起了《生于淤泥》的创作过程。 从之前华砚公司内部的剧本征集活动开始,到演员试镜,再到拍摄于上映,不慌不急、娓娓道来。 一直偷偷关注着新闻发布会的有心人脸上都露出了冷笑。还以为秦砚你到底有什么通天手段,现在看来不过如此,他们脑海之中都已经脑补出了秦砚的全部计划。 先说一说《生于淤泥》在所有的参赛剧本之中,其实也就是一般的剧本。其他的商业电影,到底有多么吸引人。 自己只不过是想拍文艺片,想为教育、阶层问题做点贡献,才选择了《生于淤泥》。 这就是明贬暗褒!让观众们的关注力都转移到其他的商业片上去,尤其是接下来即将上映的《新新时代》。 这样一来既化解了《生于淤泥》的危机,又成功给《新新时代》和其他电影带来了关注度。 不过他们早就做好了各种应对手段,那就是一定要死死抓住《生于淤泥》的收益不放。 就说秦砚为富不仁,拍电影在华国赚多少钱,拿着华国人最痛的问题,去国际市场博取关注。 这个世界上仇富的人实在太多了,只要煽动这些人的情绪,可以轻松把秦砚逼到绝境。 而且秦砚已经开始邀请《生于淤泥》的编剧,讲述剧本背后的故事,看样子的秦砚的确是这个打算。 好几个负责人已经开始指挥手下的水军开始操控,准备打秦砚一个措手不及。 先在网友的脑海中灌输秦砚为富不仁的形象,等开完发布会,秦砚想要自证清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。 毕竟造谣可比辟谣简单太多。 网上立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留言。 “秦砚你说这么多,说什么你们拍电影辛苦,别人拍电影就不辛苦吗?谁要管这些,我们只是想知道你拍这部电影赚了多少钱,你是不是在拿着我们国家的痛苦去世界上卖惨。” “没良心的导演,最不要脸的商人。” “搞得这么严肃做什么。就算真的和你所说的一样,这个剧本是真实存在,现实中有无数个像刘大力这样的人。那请问秦砚导演,你大张旗鼓搞这样一个新闻发布会,对社会有什么作用吗?浪费的钱还不如拿去做一些慈善工作。” “对啊,你身上穿的这些衣服都多少钱了?你要浪费了多少社会资源啊。还在这假惺惺。” “你身上一件衣服,就是穷人一辈子的收入,你好意思吗?” 有一些网站,甚至完整的报道都出来了,数千字的文章一看就是提前准备好的武器。 《秦导的商业布局》 《秦砚时代终于来临》 《华砚公司,优秀电影的诞生地》 《华语电影崛起希望》 有很多标题看上去中正客观,但只要一点开内容,可以发现这些报道都是在用春秋笔墨的手法,将秦砚给描述成为一个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人。 在其中经常使用一些诸如“理性”、“追求利益”、“聪明”、“拼命”等词语,比如“秦砚一直是一个特别有雄心的导演,为了电影他可以拼尽一切”。 看上去都是夸奖的话,一旦联系到最近的风波,看完满是称赞的文章后,对于秦砚的感官立刻会降低到马里亚纳海沟。 秦砚一直放在会议桌上的手机,突然震动了一下,有一条来自助理最新的短信,写着“已经出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