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28节 (第1/3页)
人类一向热衷于造神,同时又热衷于将神从云端上拉下来,狠狠踩在脚下。 秦砚从身后抱着谢北杨,这几天为了避风头,二人难得在家里好好休息了一番。秦砚低声说道: “不要老是去看这些评论,他们只不过自己手里没有一头牛罢了。” 谢北杨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很淡定的看待网友们对于《生于淤泥》的评价,事实上这是谢北杨从业以来最重要的一部电影,同时也是他付出最多、最自信的一部,他怎么可能毫不在意。 “别担心,我们不是早就做好准备吗?不要忘记我们拍这部电影的目的。” 第132章 发布会 两部电影首周票房终于出来后,《地球要塞3》不出意外获得了首周的票房管娟,以3.1亿美刀一骑绝尘。 与此同时《生于淤泥》以4200万美刀的票房,排在第三名的位置,而在华国更是以6800万华币的成绩名列第二。 这的确和很多电影因为害怕《地球要塞》而调整了档期,让秦砚的两部电影没什么有力竞争对手有感,但又何尝不是因为两部电影过硬的质量呢? 如果是其他的华语电影取得这样的成就,恐怕都已经高兴疯了。但《生于淤泥》却深陷舆论中。 《生于淤泥》票房越高,网络说上秦砚用他人不幸来中饱私囊的言论越来越多。 而且有多网友,列举各种资料开始推测秦砚现在的身价。秦砚的电影绝大部分都是他本人投资已经不是个秘密,所以秦砚通过电影赚的钱也很好统计。 秦砚为富不仁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,秦砚都快成为十恶不赦的资本家了。 其实这种时候最好的应对方针就是拖整个行业一起下水,影视圈里的有钱人可不少,让舆论关注度转向其他人。 以现在秦砚的地位,得罪一些当红的演员根本没有任何影响。而演员的关注度天生就比导演要高,到时候秦砚就能全身而退。 转移注意力在公关界也是常用的手法,反正大鱼吃小鱼,那些被殃及无辜的人哪怕有证据也不可能站出来反驳秦砚。 这的确是秦砚现在最简单、最有效的选择,能够让这一次的舆论危机安全度过。 然而有些人可是想好了这次要彻底把秦砚打入地底,后续的针对方案也已经计划好,就等着秦砚接招。 他们甚至还给自己定了一个期限,而且必须要再八月之前,让《生于淤泥》和秦砚都有个盖棺定论。 因为八月一号,《新新时代》就要上映了。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次很多影业公司不约而同要打压秦砚的原因。 如果秦砚两年一部电影,让一个档期给秦砚,他们也可以接受。 问题是秦砚现在不仅两年内拍了两部电影,而且他的公司也越发活跃,《新新时代》只是一个开端。 华国影视公司们都知道秦砚在公司内部的各种变革措施,据说像《生于淤泥》、《新新时代》这样的剧本还有很多个。 一旦《新新时代》也成功,秦砚肯定会加大对于其他导演的扶持。 至于《新新时代》能不能成功,看看《生于淤泥》就知道了。 现在业内圈外都已经把“秦砚”和“好电影”彻底联系起来,质量问题有秦砚把关很难出差错。 票房问题更不用担心,看看《生于淤泥》的票房就足以证明秦砚的票房号召力有多么恐怖。 《新新时代》上映,正是两部电影第一轮发力期结束,到时候看过《要塞》和《淤泥》的观众,很有可能会直接流向《新新时代》。 如果《新新时代》真的成功,那么属于秦砚的时代就无法阻止了。 必须要阻止!必须要打压! 上映第十天的时候,《生于淤泥》的全球累计票房已经超过了一亿美刀,这对于一部华语文艺片来说是完全难以想象的数据。 全球电影行业上,尤其是华国的电影行业,可不希望看到有一个巨无霸的诞生。 票房越高,舆论危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