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32节 (第1/3页)
后来还是在谢北杨的极力劝阻之下,停止了这个想法,如果潘眉秀都亲自出来帮忙,那么谢北杨的身份恐怕就真的藏不住了。 与此同时眉秀基金之所以叫“眉秀”,因为这是一个仅仅针对于女性的基金。 所以最后商量的结果才是由眉秀基金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项目组,帮助池塘基金前期的建立和运行,而等这一切走上正轨后再撤离。 所有必要的信息都已经公布,发布会在几个在秦砚和演员们的介绍中落下帷幕。 第136章 狂妄 在秦砚和谢北杨宣布要池塘基金存在后,网上立刻引起了一片的热议。尤其是对《生于淤泥》最终票房的预测,成为了当下最火热的话题,其根本是为了推测秦砚最后会捐赠多少钱。 “池塘基金!天生带着奇迹的基金。” “今天消息,秦砚拟捐赠10亿元用于公益事业。” “池塘基金将带来的各种改变。” 哪怕之前陷于舆论的泥沼,《生于淤泥》全球票房过1.5亿美元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儿。 票房分账比例秦砚已经在发布会上说得很详细了,甚至不用记者的新闻稿,水滴视频上就有全程录像,投影屏幕上的文字看的一清二楚。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发布会视频是水滴官方置顶,但所有人亲眼看着4小时内播放料破三百万,24小时破千万,彻底失去了表达的能力。 水滴视频的数据一向公证,推荐位也是靠质量获得。这代表着真的有一千万人次,专门上网看一个“无聊”的发布会视频。 单就这个数据,就足以证明这件事在全华国引起了多大的震动。 同时他们也知道秦砚公布这些详细的数据,到底有多么的“胆大妄为”。 诚然这个话题的确可以给《生于淤泥》、秦砚、谢北杨他们带来一波热度,但同样这也会让池塘基金彻底暴露于全国人民的监视之中。 这是何其庞大的压力! 别说资金的挪用、贪腐,你就是基金管理费用、相关开销多一点都有可能被网友狂喷!池塘基金从一开始就容不得任何一点的偏差。 他们都觉得秦砚有点竭泽而渔,为了一时的关注度,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。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,这其实都是秦砚有意为之。 不要忘了《生于淤泥》的目的是什么,是让更多人、让政f府、让社会所有力量关注底层问题。 只有《生于淤泥》、 池塘基金闹得天翻地覆,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社会公益。 另一方面,秦砚这又何尝不是在给自己买保险呢? 虽然他和谢北杨是基金的创建人,他们二人肯定也会尽全力去管理基金。但毕竟人的精力始终有限,他们还有自己的事业需要继续拼,不可能像谢北杨母亲潘眉秀那样全职于公益事业。 这么大一笔钱,在运营管理过程肯定会有人懂歪心思,随随便便就能侵占几十、上百万。 关于华砚公司里的勾当秦砚已经努力装作没看见了,他明白“水至清则无鱼”这个道理。 但池塘基金不一样,秦砚和谢北杨不允许有任何人懂它的歪脑筋。 于其等事发东窗后,再慢慢清算、整理,不如从一开始就给池塘基金定下一个基调——这是一个公开,受到全国人民监督的基金! 毕竟只有透明,才是杀死某些蠹虫最好的方式。 除此之外,秦砚还有一个担心。池塘基金想要下基层,那就肯定得和基层部门打交道。 所谓“强龙不压地头蛇”,而且你秦砚还不是什么强龙,就一个导演罢了。在某些人眼中不过就是个戏楼老板,你有个皮的地位。 到时候池塘基金想要在地方搞项目,十有八九会被层层卡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