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25节 (第1/3页)
哪怕是隔着荧幕,观众们都仿佛嗅到了面条的香气。 付出,终于有了回报。 但如果这个世界有这么简单的就好了。在工地门口卖饭的可不是刘大力一个人,周围几个工地,每天大概有200人左右的人流量,早就有三家卖饭的小摊扎堆。 刘大力今天只准备了20个人的饭,带来的竞争还不是很大,毕竟其他工地并不是特别信任刘大力这个年轻人。同样其他的老板也没有对刘大力的到来有多紧张。 结果第二天刘大力准备了40人的饭菜,并且全部卖出去后,另外几个饭摊老板对刘大力已经明显不满了。他们觉得刘大力这是不讲规矩,跑过来抢了他们的饭菜。 刘大力一开始也很谨慎,他知道在农村为了几块钱的利润就能吵得喋喋不休。 但是架不住这些老江湖笑里藏刀,一开始他们还笑着和刘大力打招呼,说刘大力的出现让他们的压力少了很多。 有的时候,大家互相借个米饭或者是碗筷凳子,其乐融融。 一来二去,刘大力也就打消了心中的担忧,觉得城里人生活水平的确不错,不会为了这一点钱而斤斤计较。于是闲聊的时候,12号也说起了自己的来历,和这一年多攒钱的经历。 结果鹏城的治安部队突然把刘大力给抓走了,并且把他的东西全部给没收。 对于这一幕观众们没有任何的意外,当他们看着12号失去警惕性的时候,就知道12号肯定会吃亏。因为他们自己就是“城市人”啊。 抓刘大力理由也特别明确:“你是农村户口,没有卫生许可证对吧?” 刘大力这是第二次听到“卫生许可证”这个名字,第一次就是前天对面饭摊的夫妻和他说起这个事儿。 刘大力还有什么不明白呢? 然而接下来才是刘大力面对着这个复杂社会的开始。 刘大力不仅东西被收了,然后还交了罚款,甚至还被关了好几天,前段时间刘大力攒下来的钱,瞬间就化为乌有。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,每个人都想对那对夫妻破口大骂。 “你说你们这些农民?都说了不允许你们进城打工了,偏要来。来了又不守规矩。” 对,刘大力的确是一个没什么见识的农民。可没有见识是他的错吗? 谁来告诉他在卖饭前,还有那么多弯弯道道呢?城里人以为约定俗成的知识,对于他们而言却如此的陌生?在农村里种地养得活他们家的四口人吗? 在看守所里待了两天,孙云秀才弄清楚事情原委,跑来把刘大力保释出来。 刘大力的情绪有了明显变化,如果之前的刘大力就像是充满着生命力的野草,那现在的刘大力已经开始衰败。 看到这儿的时候,孔修明心里咯噔一声,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,秦砚恐怕不会就此罢休。 果不其然,接下来的剧情之中,刘大力遭到了各个方面的刁难。 这一段剧情让刘大力不断的沉沦,但是又没有任何一个观众敢说这样的剧情不存在,在任何一个国家这都是共相。 城市人歧视农村人、有钱人歧视穷人、甚至还有肤色、性别的歧视,根本不问对方是谁,只看他们身上的标签。 这些剧情让观众开始反思自己,其实这种严肃的分为会不断扩张,陷入文艺片的圈子里。 但是秦砚的处理却十分聪明,他会在痛苦之中穿插一些小的笑点来调节气氛,让一些剧情变得无厘头,因此观众不会特别痛苦。 虽然遭到了这么多的折磨,刘大力还是对自己对孙云秀说自己一定会继续努力,他已经有了经验。 只不过刘大力在思考未来的时候,内心之中有了一丝忐忑和犹豫,以及一丝的不自信。 他怀疑自己作为一个农民能不能继续获得未来。一开始他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,他还是回原来的工地去卖饭。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,如果一个人会在背地里举报他,那就证明这个人的道德观已经低到没有底线了。 刘大力尝试着获得政府要求的各种证明,当刘大力却遭到了直截了当的拒绝,原因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