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23节 (第2/3页)
比500元更高,而且高出很多很多。 “没事儿还存钱做什么呀?农村人就这习惯,做什么事情都要想着攒家底,懂不懂什么叫今朝有酒今朝醉嘛,没文化的土包子。” 刘大力立刻反驳道:“存钱怎么没有用?我还想着存2000块钱。就可以在工地门口搞个饭摊。到时候,我的收入就肯定比现在多。” “能多多少?” “起码300!” 说到这件事情,刘大力就显得特别兴奋。他开始一步一步介绍着自己的计划: “我给你说,我们那儿的伙食每天是5块钱。但我算过就我们吃的成本价最多4块钱,每天大概有五、六十个工人吃饭,这得赚多少钱啊?” “原来你前段时间天天往菜市场跑,就是研究这些东西。” 刘大力点了点头说道:“人不能一辈子停在原地,总得往前走吧。” 刘大力真的很聪明,也特别善于观察生活,否则也不会成为老师眼中最好的苗子。 他很认真在工地干活,同时不断的思考着自己该如何摆脱目前的窘困。 谢北杨的这一段表演真的很深入人心,刘大力向孙云秀描述着自己未来计划的时候,整个人都在熠熠生辉。 闪光感不是只存在于社会地位高的人身上,而存在于那些足够优秀与自信的人。他们在描述着自己未来的时候,便会散发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场。 说实话,在灯塔国的电影院,有闲情逸致大晚上跑来看文艺片的观众都不差钱,包括孔修明,如果家里没点钱,根本不可能送他到灯塔国留学。 在刘大力的想象中,他能够赚到钱不外乎就是一、两万块,这已经是他目前最大的理想。这点钱对于现场的观众来说并没有多少。 不说其他人,孔修明一个月的生活费可能就不止刘大力口中的梦想数字,按理说本来也不应该对孔修明产生任何的羡慕。 但偏偏刘大力的计划,却让孔修明、卡尔他们所有的观众都产生了一种感觉——为了自己的未来,为了自己的明天而去奋斗,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。 只能够说刘大力的感染力实在太强了,让观众也忍不住站到了刘大力的角度去看待世界,这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。 为什么那么多文艺片会遭人诟病,很多时候观众没有办法和导演所要想表达的主题进行共情。 其实有电影的剧本写得很好,想反映的问题也深刻,奈何演员的演技根本没有办法让观众进入相应的情绪中,最后就成了一部故作深沉的垃圾。 孙云秀和现场的观众一样,就在旁边静静的听着刘大力描述自己对于未来的梦想。 孙云秀同样不缺这一两万,但在听刘大力的解说的时候,她双手托着下巴,眼睫毛时不时的煽动,让观众心中如同被羽毛划过。 这个时候孙云秀身上那种属于城市的风姿艳情瞬间消失不见,只剩下单纯与懵懂。 就好像是一个十六、七岁的少女,偷偷用了自己母亲的化妆品,看上去浓妆骚首,依然掩盖不了她的稚嫩。 孔修明在心里感叹,奚芊芊的演技也太厉害了。 同样的妆容,仅仅是不同的表情和习惯性动作,就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。 如果不是观众目睹孙云秀的变化过程,他们甚至会以为孙云秀完全是换了演员在表演。 孙云秀突然对刘大力说了一句:“要不要我借点钱给你开店啊?这样你就可以少工作一整年了。” 其实哪里是少工作一整年,刘大力的计划是等这段时间稍微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后,他就再去打一份夜工。否则他每个月存100,还得负责弟弟妹妹的学杂费,哪里够? 这不是一年的时间,而是无数个辛苦的日夜。 刘大力坚定摇了摇头说道:“不需要,我自己攒就够了。” 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