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一样的导演[娱乐圈]_第15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52节 (第2/2页)

项。
  当李唯浩从秦砚手中接过奖杯的时候,他的情绪真的很复杂。
  一方面他把秦砚视为自己须要努力和超越的目标,但是真正站在秦砚面前的时候,他发现自能够从秦砚身上感受到沉稳、深邃的气质。
  他真的像自己长辈一样,望向自己的目光里充满了期待。
  接过奖杯的时候,李唯浩双手都在颤抖,这就是自己的偶像啊。
  自己真的能够超越秦砚吗?还得花多少年呢?
  而秦砚和李唯浩一起下台的时候,秦砚借着机会和李唯浩说了几句。
  “我看过你的作品,其实剧本写得很不错,而且表现手法也很优秀。”
  “你很聪明,找准自己电影的受众。”
  “但是电影不能每一次都靠聪明,希望下次我能够看到更优秀的作品。”
  这些都是秦砚真正的想法,要知道《网络男女》是秦砚力排众议确定下来的获奖作品。
  虽然《网络男女》的播放量最客观,但是很多评委都不想把仅次于“最佳电影”的大奖给它。
  因为很多老一辈的电影评委没有办法能够理解到《网络男女》的内容和笑点。
  比如《网络男女》所使用的聊天工具、网络论坛、贴吧、一些时髦的网络用语,老一辈电影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。
  这注定了《网络男女》没有办法引起老一辈电影人的共鸣,他们在观看过程中,全程都木着脸。
  他们甚至想不通,为什么这样的作品能够在网上拥有如此高的播放量。
  但是秦砚看得很透彻,李唯浩创作《网络男女》其实有一点点的取巧,或者叫做“定位准确”更合适。
  什么样的观众会参加这一次青影节的网上评分?和线下电影院的观众一样吗?
  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。
  其实线下电影院的很多观众,去电影院之前并不会特别关注网络上的评价,他们的组成特别复杂,所以院线电影考虑的受众范围更大。
  但这次青影节需要在网上进行观看参赛作品,最后进行评分的无外乎两种人。
  第一类是本次电影节参赛的相关人士,包括选手、评委等等。
  第二类则是水滴视频的重度用户,他们经常会在网络上观看视频,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次的青影节。
  其中又以后者居多,很明显他们都是年轻的网络用户!
  他们决定着参赛作品的播放量,抓住他们才是这一次电影节的关键。
  作为网上冲浪爱好者,他们自然是走在时代潮流的第一线。
  他们很清楚最近流行的网络笑话,网络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,网恋、论坛、发帖、网络游戏等等。
  李唯浩的《网络男女》正好和这些观众的偏好完美契合。
  或许从拍摄技巧上来看,李唯浩的作品绝对不是最突出的,甚至如果在影院放映,《网络男女》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最高的票房。
  但如果是在网上进行播放,李唯浩的作品就是满级大号进入新手村虐菜。
  秦砚也反思过自己当初定下的规则不够全面,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。
  但规则是规则,如果规则出错了,那应该是他这个制定规则的承担后果,而不是李唯浩这个无辜的参赛者。
  这也是秦砚选择李唯浩的原因之一。
  李唯浩在秦砚眼中,真的是一个对于商业电影有很强领悟力的年轻导演。
  所以在颁奖之后,秦砚才会主动找李唯浩聊天,鼓励几句。
  看着秦砚说这些话,李唯浩内心还是挺自豪的,没有想到忽然自己居然被偶像夸奖了。
  看来很快自己就要成为秦砚认可的对手了!
  如果不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的话,李唯浩恐怕会更高兴。
  本着继续让这些年轻电影人,和业内人士有更多的交流的想法。
  秦砚特意举办了一个宴会,在场的业内人士都给秦砚的面子,不仅参加晚宴,还和后生们接触交流。
  更何况,的确有一些潜力演员、导演,让影业公司们都心动了,大家都在找着志同道合的人。
  秦砚也不可能一次性把青影节上所有获奖演员、导演全部签完。
  所以他也在物色着自己感兴趣的年轻人,在宴会上端着酒杯到处转悠。
  在场的年轻人也都知道秦砚的想法,他们每个人都用热切的目光盯着秦砚,希望秦砚能够选择自己。
  李唯浩这个时候还隐隐约约有点骄傲和自豪,心想:秦导怎么也得来找自己吧,毕竟刚刚才对自己说了,他很看好我。
  如果秦砚邀请自己,那自己去还是不去呢?
  然后很快李唯浩就发现自己想多了。
  秦砚全程都在和另外两个年轻导演交流,一个是获得了最佳电影的郭子涛,一个是获得了最佳摄影的杜鹏。
  这下李唯浩就不高兴了,等一等,秦砚你不是说你最看好我吗?
  而且你最擅长拍摄的不是商业片吗?你怎么跑去和这些拍文艺片的人交流和沟通啊?
  李唯浩这个小屁孩心里很不满意,便一直围绕在秦砚转圈。好几个公司主动找上李唯浩,都被李唯浩无视了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